新基建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早在2018年中央經濟會議上,就已經把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定義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跟以往的基建概念做了區分,這也意味著國家在信息化建設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2019年-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隨著“兩新一重建設”的頻繁提出,相關政策頒布以及文件的出臺,新基建已經被逐步推進、落實,成為了國家的戰略布局。
新基建重點覆蓋了七大領域,包含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在此基礎上,可以將新基建總結概述為三大“網絡”框架:
? 以電力為核心的能源網,主要是以特高壓領跑的新能源技術
? 以高鐵、城軌為核心的交通網
“新基建”本質上是教育信息化的2.0版本,它不僅包含信息網絡、數字資源、平臺體系、智慧校園等新型基礎設施,還有面向高校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理念。
1、職業教育要關注什么
職業教育目前有1.14萬所學校,包含中職、高職、職業大學,占據整個中、高等教育的 “半壁江山”, 每年向社會輸送畢業生1000萬人左右,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就業創業創新、推動中國制造和服務上水平的重要基礎,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對于職業教育來說,產業在逐漸在發生變革,先進制造業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據預測,相對于2015年人才隊伍狀況,到2020年機械行業智能制造領域企業從業人員規模達到580多萬人,其中技術技能人才總量達到350萬人。未來,職業教育要逐漸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培育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對于職業教育來說,產業在逐漸在發生變革,先進制造業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據預測,相對于2015年人才隊伍狀況,到2020年機械行業智能制造領域企業從業人員規模達到580多萬人,其中技術技能人才總量達到350萬人。未來,職業教育要逐漸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培育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2、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怎么做的?
強智科技于2020年
牽手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建設強調質量和成果的教務管理系統
牽手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建設強調質量和成果的教務管理系統
專業調整設計遵循的是“想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核心理念,專業設計面向的應該是未來的產業、技術、資源、生態......更是未來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在進行專業調整的時候,從需求層面來說,要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技能人才,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的契合以及協同發展;從學校層面來說,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產科融合等都需要準確的進行定位。
無錫職院結合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整合各項改革制度并相應完善,然后進行專業設置與動態調整。
? 實行專業預警
在每個學年對部分專業進行預警,根據學校制定的指標體系,如果這些專業在次年繼續處在預警的狀態,則考慮要停止招生。
? 產業需求決定專業調整
教育是由市場決定的,如果學校的專業設置不符合市場需求,則要進行專業的調整;反之,經濟市場的發展必然會產生新的產業形態,學校將會根據新產業的發展需求,增設相關的專業課程。
02 課程體系構建
當專業調整符合產業和學校需求之后,就要開始人才的培養,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
課程體系優化主要思考的是人才規模結構與產業發展需求相對接,人才培養規格與企業崗位標準相對接,人才培養過程與生產服務相對接,人才培養評價與職業技能和適應能力相對接。
在優化課程體系過程中,主要解決了兩大問題:
? 專業教學與企業需求脫節
? 崗位能力對接不足
解決專業教學與企業需求脫節問題
借鑒基于OBE的教學理念
針對專業教學與企業需求不匹配的問題,無錫職院在OBE教育理念指導下實施了人才培養方案以及課程體系的優化。
借鑒成果導向的教學理念,反向設計專業課程體系,從政行企校的需求調研決定培養目標,再去決定畢業要求,由畢業要求再去決定課程體系,并基于教學改革,由課程體系決定“重構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建設教學資源”。
反向設計專業課程,能夠讓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相對接,從而實現學校專業教學與企業實際發展需求的契合。
解決崗位能力對接不足問題
針對崗位能力不足,無錫職院在課程體系優化的過程中,對OBE理念指導下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造和調整,便于適應學校的實際需求。
為了匹配職業教育的教學方式,在畢業要求指標點分解的過程中,學校做了崗位能力的細化,梳理了職業能力清單,讓崗位能力與專業課程進行相對接。
崗位能力決定了一門課程是否需要開設,開設之后如何進行教學,教學的最終結果怎么樣……有了崗位能力的細分,就能夠去實現教學內容的重構以及教學方法、教學資源的建設,并通過增減課時、增減課程實現教學體系的優化。
在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除了對專業課程的優化,課程思政的建設也是重要的一環。
通過課程思政元素庫,幫助課程負責人依據優化過的課程體系設計教學內容、服務與課程對接的崗位能力,并通過與強智科技合作搭建的系統,實現授課計劃、教案的自動生成。
建設基于教學質量和成果導向的
教務管理系統
教務管理系統
針對無錫職院的需求,強智科技攜手無錫職院建設“基于OBE理念的教務管理系統”,包含:
1、基于OBE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培養方案錄入,字段式設置培養方案中的畢業要求、培養目標,關聯畢業要求各指標點與開設課程,設置課程對崗位能力的支撐權重等等
2、基于OBE課程標準錄入系統,可設置課程標準的錄入起止時間、版本、目標與內容,課程評估與分析,課程教學資料匯總等
3、基于OBE的成績分析管理,即成績達成度計算
4、基于教學質量的深度分析,包含課程、成績、專業、運行數據等深度分析
5、工作量計算系統,包括教師工作量計算、工作量統計、薪酬計算等
6、教研系統,包括教研專業管理、教研項目管理、教研成果管理、學術活動管理、教研經費管理、科研考評管理、統計報表、質量工程管理、學科專業建設、教材建設等
7、學分銀行管理,包括學分標準、學分互認、學分積累、學分兌換、學分誠信等等
03 教學方法改革
構建“344” 課程教學過程管理體系
? “3”指的是:課前、課中、課后教學環節
? “4”指的是:課程班級授課教師、課程負責人、專業負責人、教務處四級教學質量責任主體
? “4”指的是:課堂教學、實訓課(校內實踐課)、專業實習(含頂崗實習)、畢業設計四種課程類型
04 大數據挖掘
大數據如何賦能學校的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教育大數據的運用,在學校、教師、學生三大層面和多個維度進行數據挖掘,進而分析學校的辦學定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以及教學質量。
例如學校層面,挖掘招生、環境、后勤、基建、專業等方面的數據;教師層面,挖掘教學、科研、社會兼職等方面的數據;學生層面,挖掘出勤、圖書館、社團活動、成績、就業等方面的數據。
學校不僅僅需要呈現相關的教學數據,更需要的是對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發現問題,找到解決辦法,改變領導力和管理的本質,提高教與學的質量。
新基建將改變教育,高校將增強敏感性和責任心,聚焦信息網絡、平臺體系、數字資源、智慧校園、創新應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設施建設,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信息化為主導,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推進高校教育面向現代化、信息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