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站
|
服务覆盖范围:苏州 南京 无锡 常州 镇江 扬州 泰州 南通 盐城 连云港 宿迁 徐州 浙江 安徽 山东 上海 | ![]() |
1、颗粒物/PM: |
|
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又称PM。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颗粒物,例如土壤粒子、海盐粒子、燃烧烟尘等等。二次颗粒物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例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μm的颗粒物。 |
2、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 |
|
颗粒物的大小决定了它们最终在呼吸道中的位置。较大的颗粒物往往会被纤毛和黏液过滤,无法通过鼻子和咽喉。然而,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即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以穿透这些屏障达到支气管和肺泡。而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细颗粒物(PM2.5),比表面积大于PM10,更易吸附有毒害的物质。由于体积更小,PM2.5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更小的微粒(直径小于等于100纳米)会通过肺部传递影响其他器官。 |
3、检测项目: |
||||||||||||||
|
4、相关标准 |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
(环境检测:http://www.tzehs.com)